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宣传 > 法官风采
周末人物 | 我与国徽同行——新时代“牦牛背上的法官”
分享到:
作者:胡茹茹 尼鲁潘  发布时间:2024-03-25 12:04:26 打印 字号: | |

“木法官呢?我要找木法官,我只找木法官……”

“法官,他天天喝酒,不工作,还打我,我想跟他离婚,这样的日子我一天也不想过了……”

“法官呀,我年龄都那么大了,儿子们都不管我,我该怎么办呀?”

说起塔什库尔干县人民法院法官木尔扎依克·吾马尔江,当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工作十几年来,他先后调解办理了成百上千起民事纠纷案件,足迹踏遍了塔什库尔干县冬夏季牧场的山山水水。

塔什库尔干县位于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境内雪峰连绵,沟壑纵横,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由于地处高原,早晚温差大,气候和环境极其恶劣,再加上村镇相隔较远,走街串巷都要爬高坡、翻山岭。

木尔扎依克与书记员爬高坡、翻山岭,前往巡回审判


塔什库尔干县主要以发展畜牧业为重点,所辖乡镇偏远,最远的塔吉克阿巴提镇距离县城430多公里,当地农牧民居住分散,冬夏两季流动生活,遇纠纷到法院打官司极为不便。

近年来,随着智慧法院的深度应用,让大量矛盾纠纷在“云”上化解,但仍有部分农牧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加之部分山区信号较弱,路途较远,有些牧民纠纷不适合在法院坐堂审判。巡回审判恰恰填补了“云”上无法触及的诉讼服务空缺,每年通过巡回审判约20%的案件在乡村、牧场得以妥善解决,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

当木尔扎依克从师傅的手中接过那枚见证塔县法院巡回审判工作的特殊木制国徽后,他坚定地挑起了巡回办案的重担,也逐步成为了农牧民最熟悉、最信赖的法官。牧民们到了法院,只知道找一个叫“木尔扎依克”的法官来为他们主持公道。

2022年5月25日,木尔扎依克·吾马尔江再次将那枚木制国徽轻轻地放进车内,庄严的国徽、简单的提包、整齐的案卷——今天他要去距离县城约180公里的达布达尔乡热斯喀木村一处牧民定居点巡回审判一起因牦牛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热斯喀木村距离县城约180公里,车辆在晨光中一路向南。道路两侧群山耸立,蓝天、青草、碧水间散落着牧民毡房,不时可见安闲觅食的牛羊。由县城向南出发,沿途共有3个乡镇,这条路,木尔扎依克记不清走了多少个来回。

巡回审判调解现场


前期该案已进行了一次巡回审理,因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事实,宣告休庭。回到单位后,木尔扎依克对案件重新进行了梳理,为了弄清事件原委,前往牧场进行实地查看,了解案情,还分别前往双方当事人所在村进行实地走访,向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了解核实相关情况,了解牦牛体型、年龄变化等情况。

“这个牦牛调皮得很,小时候与其它牦牛打架,它左边的牦牛角当时断了一截,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两只角不一样长。”当事人说道。

木尔扎依克正在查看牦牛牙齿


最终通过查看牦牛的毛色、牙齿、特殊标记及证人证言,确定了牦牛的主人。在木尔扎依克细致调查和耐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

双方当事人行吻手礼,握手言和


“感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帮忙,我可能还找不回这头牦牛……”面对失而复得的牦牛,当事人激动地说道。看到又成功化解了一起案件,木尔扎依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养牦牛是塔什库尔干县各族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因牦牛耐寒、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给农牧民提供了生存的基本保障,对农牧民家庭来说,一头牦牛价值不菲。

塔吉克族牧民有养牦牛的习惯,因看管导致错认牦牛的纠纷时有发生。为了办好每一起案件,案子分到木尔扎依克手里,他都会深入田间地头,或调查取证,或疏导劝解。往往木尔扎依克和书记员要先坐车,再翻山越岭到牧民家里。爬坡时产生高原反应,就停下来缓一缓,饭点经常坐在田间石头墩上吃点馕喝点水。“在牧区不一定每起案件都能一次解决,尤其涉及牲畜的案件,需要做反复的走访、调查。”木尔扎依克的书记员说,“有时我都想放弃了,但是木法官却一次又一次不辞辛苦的走访调查,帮助农牧民解决纠纷。”

一次他审理的一起继承纠纷,被继承人去世后,因没有立遗嘱,被继承人的女儿和现任妻子(女儿的继母)起了争执。被继承人女儿一纸诉状将继母起诉到了法院。

“都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木尔扎依克将被继承人的女儿和妻子邀请到“拉齐尼·巴依卡”调解室,详细听取了双方的立场观点。

“你的继母年龄大了,没有工作,也没了依靠,她也是比较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你女儿有两个娃娃要养,也确实有自己的困难。”木尔扎依克耐心地向双方做思想工作。

最终,母女俩手牵着手走出了调解室。"法官,您放心,我会像对我的亲生母亲一样,好好照顾她、孝顺她。”临走时,被继承人的女儿向木尔扎依克承诺到。

用心办“小案”,情系大“民生”。查看木尔扎依克办理案件的材料,一份份卷宗中,都能看到他翻阅留下的痕迹。

在一起他受理的承揽合同纠纷案件中,穆某请买某给自己家房屋装修,约定预付2万,剩余欠款装修完成之后一次性支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房屋装修还未竣工时,当事人买某一纸诉状将穆某告到法院。

“法官,你评评理,我活给他干了,因为一些原因干不了了,我要求他支付我钱款,他却不给。”

“法官,我不是不给他钱,在我看来他才干了一半,但是他却说他干了80%。”

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木尔扎依克提议让双方当事人做房屋鉴定,以此判定应支付多少钱。但这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没有钱做鉴定。这该怎么处理呢?

“我提议,你们双方各找两个你们信得过的、懂装修的装修工,对装修质量和工量进行评定。”

听了法官木尔扎依克的提议,双方当事人于当天下午分别找来了装修工进行评定。之后木尔扎依克按照评定结果再次对当事人做了调解工作,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了调解协议。

“法官,您的办法,理解了我们的难处,让我们不用花钱,就把事情解决了!”买某说道。

穆某也跟着说:“以后遇到麻烦了,我还找您,木法官!”

他们笑着一同走出了法庭,夏日蔚蓝的天空,阳光照在木尔扎依克的身上,他胸前的那枚法徽也更加耀眼了。

法官清正廉洁,才能彰显正义本色。

一天晚上,木尔扎依克的同学为了一起案件专程上门说情,希望能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判处被告人缓刑。听到同学的请求,木尔扎依克急红了脸,面对昔日的同学,他说道:“假如枉法裁判,岂不是执法犯法?”“老同学,你就不应该做。”说着他把同学请出了家门,老同学拂袖而去。

因塔什库尔干县人员稀少,大家基本上属于远亲近邻。多年来,找木尔扎依克说情的人数不胜数,但他始终坚持一个信条,那就是“法律面前没有亲情,没有感情可言”。他的坚守与执着,赢得了更多亲朋好友的理解和信任。

一个个脚印践行着他司法为民的初心,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解见证了他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担当,一份份公正严肃的判决书写了他守护公平正义的使命,他执着坚守谱写着高原法官的忠诚本色,用奋斗传承着“牦牛背上的法官”精神......

 
来源: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尼鲁潘